-->
昨天,杭州元长泰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泽翔将现炒的1斤“翁龙满杨”牌西湖龙井茶分别捐给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和中国杭州西湖茶叶博览会组委会。这只刚刚注册的茶叶品牌意味着,有关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大家族又增添了一个新丁。据统计,有关西湖龙井茶的品牌目前已近30个。
“翁龙满杨”取名于翁家山、龙井山、满觉陇、杨梅岭四个村开头一个字。品牌注册后,邱泽翔打算与四个村的部分农户签订统销协议,公司统一收购农户茶叶后进行销售,茶农获取收购价,公司则以赚取差价为生。
邱泽翔的想法得到了一部分茶农的赞同和欢迎。品牌一经推出,有40多位茶农与公司签订了统销合同。“公司主要解决的是茶叶产量大、茶质好但销路相对滞后的茶农的茶叶,”邱泽翔说。
品牌危机显现
在西湖区茶农嘴里有这样一句名言,“茶叶种得好不如采得好,采得好不如炒得好,炒得好不如销得好,”茶叶的销路好坏成了决定农户命运的主要因素。
满觉陇村的胡志林是村里的茶叶大户,家里有七亩多茶地,因为茶地较多,经营比村里其他人滞后很多。今年,胡志林主动与“元长泰”签订了合同,因为老胡明显感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现在浙江龙井越来越多,加上一些外来茶叶,人家一个个做得比正宗西湖龙井还要好,我们的销路很受影响,”胡志林说,“而且这些茶叶从表面上看跟龙井都差不多,一般人很难看出来。大家不得不拼命地从销路上下功夫,很累。”
别有一番滋味的并不只有胡志林一个人。“当初送给尼克松的茶叶,就是产自我们这四个村的,”说起这段20多年前的历史,满觉陇茶农满脸自豪。西湖龙井以“翁家山、龙井山、满觉陇、杨梅岭”四地为最,当地土质为略酸性的白沙地,有别于平地碱性红土,最适合龙井茶生长,也是国务院惟一指定龙井茶供应产地。
但近几年来,随着西湖龙井产地保护区域的扩大和外来茶叶的大量涌入,对面积不大的传统御茶产地西湖区翁家山、龙井山、满觉陇和杨梅岭四个村的村民来说,品牌危机感比任何时候都要深刻。
“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有了品牌,我们就可以专心研究茶艺,种好茶树,炒好茶叶,也断了销售的后顾之忧。”胡志林说。胡志林的想法与部分茶农的想法不谋而合。
西湖龙井缺少统一品牌
在杭州,有近30个有关西湖龙井的不同品牌,其中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有“狮峰”“贡”“御”、“狮”“梅”等近十个。这些茶叶不仅源源不断地供应杭州市场,甚至远销国内外。
但对于大多数西湖区的茶农来说,目前还只是一家一户、自产自销的家庭小作坊型生产。“没有品牌,也没有生产标准。”《茶博览》杂志社执行主编阮浩耕说。
如此多的西湖龙井品牌,对于西湖区的茶农来说是好是坏,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研究员王家斌认为,“品牌越来越多并不是坏事。由一家一户、自产自销转型为有品牌、有标准的西湖龙井,这说明茶农的品牌意识在提高。
“但从目前来说,这些企业的行为相对还是落后的。企业没有生产基地,完全靠收购农户的原料加工,茶叶的好坏公司很难主宰。只有销路滞后的茶户才会将自己的茶叶卖给公司,经营状况好的茶农不会主动加入到这个行列来。
“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到最后通过优胜劣汰,必定会出现一个大的茶叶集团公司。”
我爱设计网www.52d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