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摄真实环境中的人物要注意不同的光线条件,因为不同的光线会造成不同的效果。例如;拍摄彩色人像照片时,应避免使用不同色温的混合光源;也应避免多余的光源直接进人画面。拍摄之前应首先明确人物主体与背景环境的关系,再确定人物在构图中的比例和位置,选择较为单纯的光线照明和必需的背景环境,可以使主体人物表现得更突出。
拍摄现场光效环境中的人物最好使用评价测光方式,EOS相机都有与AF对焦点连动的评价测光系统,只要以人物脸部自动对焦,评价测光的重点测光区就会自动设定在人物脸部。人脸的亮度会优先以中性灰(18%反射率)的密度自动曝光,从而使人物脸部的影像获得适当曝光。
在阴暗的寺庙里油灯是主光源,如果人物在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小,大面积油灯处于构图中,则相机的评价测光系统会重视对亮区的评估,使自动曝光值减少,这样画面中油灯的影像就得到较好地再现,而人脸和环境则嫌曝光不足。
如果把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加大,使其成为AF对焦和评价测光的重点.因人脸所在的重点测光区和背景所在的中间测光区的检测亮度很低,测光系统评估的结果会将自动曝光值增加。使油灯部分曝光严重过度,而人物的影像则会因过亮而失真。
构图调整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如图),以人脸对焦并连动评价测光后,再减少2/3级曝光值抵消了评价测光对背景暗区增加的曝光值。这样从背景环境至油灯高光之间亮度值景物的层次和色彩,都能利用反转片的宽容度获得真实的影像还原,较好地再现出僧人的形象和环境气氛。使人物脸部的色彩最饱和成为视觉的重点。这种效果与对脸部的点测光拍出的效果相同。大家只要在实践中熟练地掌握手中
EOS相机的各种测光方式,就可以融会贯通、灵活地应用。至于相机是否有“点测光”,其实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