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点:香格纳画廊H-空间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电 话:86-21 63593923,86-21 62762818,传真:86-21 63594570
开幕酒会:2007年9月4日(星期二) 晚 6:30
展 期:2007年9月5日 - 2007年10月15日
开放时间:下午1点至6点(周二至周日)
梁绍基的作品以生命与自然为素材而著称。但若要真正理解他的作品,我们或许应该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例如他好以生蚕丝来隐喻人类生命的作茧自缚;他曾数年津津乐道于在朽木中发掘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精髓;他亦时常静坐于乡野山巅,顿悟镜中云幻,以此来化解浮华世间的骚动不安。我们至少还应略晓中国思维多元化的重要性,比如在古诗中丝、竹、烛、云均为转瞬即逝、悲情、奉献的生命象征。但是,即便是传承于中国传统,梁绍基的作品仍然直指当下,巧妙地将那些广为人知的引证转化为当代的装置和表演。由于需要特殊的专业知识和超常的技术,其创作过程缓慢并难以阐释。他的装置也很难被商品化——它们更像是行动和思维过程中留下的遗存,恰似生命之旅的印迹,而非简单的物品。
梁绍基于1945年生于上海,曾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后研修于浙江美术学院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梁绍基的早期作品主要为抽象静态的壁挂和由编织纤维和竹子为材料的装置,并在国际艺术和工艺展览中倍受关注。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1988年梁绍基开始试验制作富有个性化的丝质材料。他养蚕,并将蚕作为其作品现场中活生生的部分。至此,他的艺术生涯进入了全新的旅程,他试图融生物学与生物社会学、雕塑与编织、装置与行为艺术为一体。这些作品大都冠以《自然系列》为题,仅标以数字和日期。他认为《自然系列》即是时间的雕塑、生命的雕塑、自然的雕塑,是“第四维度空间的记录”。在很多作品中,他直接让活蚕在装置构件和行为表演中吐丝缠绕各种物品(通常都是信手捻来的物品)。春蚕到死丝方尽,蚕寓意着勤劳、奋斗、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梁绍基在作品中常常以蚕为喻来消解、拂去生活中的暴力、残酷和悲伤。
梁绍基的作品被广泛展于各大国际展览,包括威尼斯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
“云”是梁绍基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汇聚了其作品中独具救赎精神的作品,综合展现了他善用中国传统的诗境与哲理来诠释当代人生奋争的方式。展览包括其《自然系列》的一些最新作品以及录像与摄影。
该展览由Marianne Brouwer策划,她曾经于1997年在荷兰Breda策划过“另一个长征:中国90年代观念和装置艺术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