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并初见成效,吸引了大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相继进入,引领着这一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拟规划建设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已认定市级集聚区21个。
“在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棚搭景拍戏,这样的‘优待’还是头一回!”最近在北京市怀柔区拍摄儿童喜剧电影《寻找成龙》的著名影星成龙,对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赞不绝口。
去年,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落户怀柔,基地涵盖影视拍摄、录音、剪接、照明、后期制作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承担全国50%以上影视后期制作的能力。16个国际先进的摄影棚总建筑面积达2.84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摄影棚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影都”。
“中国影都”如同磁石,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企业聚集。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2379家,其中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
到2010年,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可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家~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家~150家,吸纳劳动力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2008年红火的电影市场中,国产电影《画皮》颇为引人注目。《画皮》自上映以来,刷新了多项国内大片的票房纪录,票房突破2亿元。这背后,是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强有力的扶持——支持北京银行为《画皮》出品方北京世纪佳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电影后期制作和宣传。
从2006年起,北京市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3年来,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北京市采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和奖励等方式,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项目206个,带动社会资金146亿元,有效发挥了专项资金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此外,刚建立不久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目前为止已组织7场项目发布会,累计为130多家企业(项目)发布股权转让及融资信息,为12个项目成功融资1.8亿元。
北京市还积极完善现代文化市场服务体系,精心打造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文化经济贸易平台,创办了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推介重点产业项目,促进文化贸易和交流。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节等已成为文博会的“名牌”。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21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现已有文化创意企业8200多家,其中朝阳区的798文化艺术区、东城区的南锣鼓巷特色街区等已经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品牌。目前,北京市已形成以市级集聚区为龙头,区级集聚区、众多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街区、文化创意新村组团式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集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仅次于金融业,在全市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二,在首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了解,为帮助中小规模文化创意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北京市近期还将推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方式,以1︰10的规模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进一步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