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的新征途
“走出去”是一直困扰国内IT公司的一大难题,而《规划》则为“国际化”的民族企业指出了新的途径。
《规划》提出,国家将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拓展与国外政府、企业间的合作。
“浪潮的国际化一直以来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战略思路。我们也会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继续加大在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及国际合作的步伐。”孙丕恕表示,浪潮已经在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13个国家开展了业务。2009年,浪潮将在非洲市场,密切关注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发展情况,跟着国家走出去,优先选择双边关系友好并有市场潜力的国家,以政府行业信息化应用为突破口,借助浪潮软硬件一体化的综合优势,带动浪潮服务器、PC和软件产品的销售。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为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科技实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价格比国际品牌合理,就不愁没有市场。”刘仁刚认为,“走出去”战略,不但能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下全世界成本下降的机遇,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还能帮助扩大内需,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也对骨干企业提出了要求。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客观分析国内外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把握“走出去”的时机和节奏。“毕竟我国多数电子信息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还很弱,国际化经营的经验还不足。”
在国际化拓展方面,金山在亚太区市场有独特的经验。“不贸然进入欧美市场,而是先在东南亚地区试水,待积累一定国际化经验之后再进入欧美市场。这是金山的国际化路线图,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刚刚考察了北美软件市场的求伯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