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上午,由江南大学和台湾明志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長庚大学四校共同参与、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工作营在一楼报告厅正式开幕。
设计学院院长过伟敏教授首先致辞,他回顾了近年来学院与明志科技、云林科技等台湾设计院校的交流,期待两岸师生在江南可以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进行积极的探索。明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马成珉院长、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何明泉教授、長庚大学工设系萧坤安主任、江南大学张焘副教授也分别致辞。学院张凌浩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各个专业、学科、研究领域以及工业设计在传统文化再设计、系统整合产品及服务、创意生活家居产品、交互设计等方面探索的情况。
开幕式后两岸师生一起参观了设计学院展厅G1、竹器馆、纺服学院服装传习馆、与丹麦哥本哈根工程大学IHK合作的workshop成果展。工作营讲座随后陆续展开,包括张焘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课题解读”、游元隆助理教授(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台湾文化商品设计发展─以鹿港小鎮为案例”、熊微(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生活用品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 、萧坤安(长庚大学)的“感性的文化可持续设计”。
本次工作营参与教师还包括黄昊、于帆、熊微、徐建海、许洪滨等,前期在暑期中已进行了多日筹备。后面将分别负责各项工作营活动。
附录:
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
——“江南印象”文化产品及体验开发
本次工作营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为主题,在全球化竞争和多元化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使海峡两岸高校的师生进一步认识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精华。通过对苏州、扬州及无锡地区较具文化价值和意义的古迹或人文设施进行实地考察及文化体验,积极思考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设计舞台应发挥的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本源。
本次工作营将把文化考察、学术讲座、探讨与设计实践探索相结合,使两岸高校师生在一起工作、交流,共同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探索在“江南印象”文化产品及体验开发的多种可能性。激发两岸师生面对中国文化,从不同的视角,结合自身生活环境,观察当代社会现象与价值感,去寻找文化因子,重新诠释,赋予新的语义,传达鲜活及深度的美学观点和文化意境。
这些探索将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设计舞台发挥应有的魅力,并与当代产业相结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将推动两岸设计教育及研究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一起开创新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