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画家还在住院服药
但完成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却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怒吼》作者张金宝,至今仍在精神病院里疗养。具初中文化的他曾在南湖路边卖过馄饨,后因受流氓持续恐吓导致精神分裂。2005年入住精神病院,住院—年内三次自杀未遂。2006年在医院参加郭海平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艺术实验项目,期间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创作出一批广为流传的《挣扎》、《怒吼》、《半身人》、《困兽》等作品,受到社会关注,之后又创作了二幅《旗帜》和《追梦者》。“他的作品一出来,我整个人呆掉了。我想到蒙克的《呐喊》,但他的显然比蒙克更加抽象,更接近内心。”
此后郭海平一直希望能让张金宝实现画家梦,但未能如愿。“他父母都不在了,妻子后来也分裂了。没有监护人,精神分裂者就得呆在医院。”郭海平就眼睁睁看到张玉宝的艺术天赋—天天衰退:“几年以后再看他的作品,不如一开始了。药物控制了病情可能带来的冲突与伤害,也损伤了他的心智,间接扼杀了他的创造力。”
成立南京原形艺术中心,接纳精神病人前来绘画创作,郭海平正是想要避免张金宝的悲剧重演。但就一年来的操作情况来看,其被赋予的意义,要远大于发挥的实际作用。
除张金宝的作品而外,郭海平还将其他多位精神分裂者的画作向大学生们作了展示。大学生普遍感到震惊,那是与他们平常所学习的体系完全不同的作品,却又令他们心动不已。南艺大三舞蹈编导专业的女生陈亚露表示,精神病人的作品对她启发很大:“我们所看到的艺术家不够纯粹,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是艺术家。就是画匠!单纯因为喜欢画画,单纯是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人,除了这些精神分裂症者,还有谁?”还有些大学生甚至很想要去祖堂山精神病院去看看这些边缘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