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在清华大学迎来百年诞辰之际,“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点活动之一,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次面向社会公众集体展示造型艺术专业教师的作品。展览以学院在职教师为主体,也包括卓有成就的学院前辈艺术家庞薰琹、张仃、张光宇、祝大年、卫天霖、吴冠中等,参展作者共计64位。展出作品240余件,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综合材料等门类。展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所学院的学术传统和艺术特色,尤其体现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以来,美术学院加速发展造型艺术专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如此巴黎》庞薰琹-1931-水彩-84×59cm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经百年的清华大学不只是培养和造就了为数众多的杰出人才,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树立起垂范后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这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所在。美术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美术可以服务于社会,以文化创意的形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在于美术可以塑造人具有健全的人格与“美”的心灵,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道德、理想、信念和思想情操等无不依凭美术而得以彰显。因此,美术不只是一个学科门类的专门之术,而是普遍作用于人类文明创造的精神载体。这是美术之于社会与大学教育的根本意义和核心价值,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所努力践行的教育理想及方向。
《诸子图》系列1-冯远-2010-纸本水墨-180×90cm
自1956年建院以来,学院先后汇集了一批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艺术大家,如张仃、吴冠中等人。他们在艺术教育和创作实践中,坚持从艺术本体出发,强调造型艺术规律,积极吸收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并从古代印度、埃及、希腊、波斯、玛雅等其他民族艺术和西方近现代艺术中获取艺术资源,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大俗与大雅的艺术融为一体,撷英取要,会通创新。同时,他们主张扎根生活、扎根本土,从现实的土壤中挖掘艺术源泉,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作品。这些前辈大家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创作实践为学院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学术传统。
《梦魇》董书兵-2009-不锈钢-120×50×50cm
“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作品展”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为契机,全面展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及艺术创作特色,整理阶段性的艺术创作成果及学术研究思想,同时,以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高等美术教育方针为指导,思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将来的发展。通过展览及相关的画册、文集出版,研讨活动等,回顾历史,总结现状,继往开来。国运昌,文运兴,我们正处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大好时期,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培养出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美术人才,创作出具有当代中国文化底蕴的美术作品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深感责任和使命的重大,把握机遇、开拓进取,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推进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和清华大学在新百年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