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美术馆现址
中国艺术宫
正如坊间戏言,谢晋之后上海没有电影了,王安忆之后上海没有文学了,沙叶新之后上海没有戏剧了。实际上,在他们之后上海仍然精英辈出,但都在上海以外名震遐迩。
上海美术馆不久前传来解体的消息,它将被改组成“中华艺术宫”。“中华艺术宫”这个名称就像一个街道工厂出身的企业家好大喜功的创举,或者一个暴发户太太办的伪文艺沙龙。无论上海还是其他省市的艺术圈同仁,没有多少人愿为上海美术馆的“覆灭”奔走呼吁。一个堂堂的名闻海外的市立美术馆亡命之际却无人惋惜,值得深思。
这个号称上海标志性平台的艺术展示中心长期由一群谨小慎微的基层美术官员坐镇,他们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改革进取的胆气不足,虽有理想但求无过,一切以不犯错误和明哲保身为前提。在上海之外的众多省份,当代艺术的风起云涌及推进,很多是体制内知识分子和艺术官员以文化担当的勇气与现状的博弈而获得,比如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艺术研究院、90年代的《江苏画刊》、新世纪十年的广东美术馆。
上海官方和民间舆论近二十年一直在叫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精神,但实际作为恰恰相反,不要说海纳百川,连自己城市的文化精英都不见包容。近三十年,上海在前卫艺术、先锋文学、独立电影和探索戏剧等领域一直人才辈出,奇怪的是,他们大都不是在上海出名。八九十年代参与前卫新潮的成名人物,已被各省级的顶尖机构(大学、美术馆、画院)重用或礼聘,甚至在首都北京,这些精英如今分布在北大、清华、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等重要位置。只有上海的官方文化体系一直拒绝本城的文化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