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网锐志网络淘途找素材上91
创意在线首页
平面设计交互设计CG动漫工业设计建筑环境数码影像创意搜
 首页大赛征集资讯教程画廊访谈作品集创企同盟设计招聘人才专区竞赛台专题论吧 找素材看酷站设计网址库
资讯 创意征集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平面资讯 > 正文
新字体开发遇市场风险和人才短缺 借申遗闯新路
作者: 来源:青年报 发表时间:2012-3-22 10:55:57 浏览:
 你是否想过,我们电脑上、书本上见到的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是怎么来的?有人说是“老祖宗留下的”,但很少有人知道这“老祖宗”是上海印刷技术研究 所的字体设计师。日前,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为老一辈设计师申报的“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被批准列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始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宋体、黑体在内的五十多幅原创字稿重见天日。

  印研所在52年的岁月中浮浮沉沉,如今不景气的市场让其生存愈发艰难,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字体设计单位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目前虽有部分字体申 请了专利权,但大多数因高市场风险而不敢产品化,人才的青黄不接也成了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这位无名英雄想要通过“申遗”重新开始,路途困难重重,但他 们正在尽力开拓一条新路,希望能够留住老一辈人的手艺,也能够驾驭市场化的浪潮。

本报记者 陈诗松 严柳晴

00084687.jpg


  字体设计书写技艺“申遗”

  曾经,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有一间无人问津的储藏室。5年前,当工作人员推开储藏室的门,陈年墨香和发霉的宣纸,交织成一股特殊的气 味扑面而来。一捆捆字稿出现在他眼前。看到宋一字体、黑一字体的设计字稿还“健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是核心文化遗产,申遗重点要保护的就是它们。 找到它们,申遗就有希望了。”

  工作人员们正在忙碌着的是为字体研究所的“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技艺看似陌生,却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息 息相关。每天敲击电脑键盘出现在屏幕上的宋体、黑体、仿宋、楷体,正是来源于这门技艺的设计成果。但是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了解,普遍认为中文字库开发简单, 是“老祖宗留下的”,却不知道这“老祖宗”就是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字体设计师,第一次把汉字印刷字体规范化。

  50年前,研究所第一代字体设计师整旧创新了宋体、黑体、仿宋、楷体四大品种。37年前,这四大品种通过汉字信息处理被输入电脑成为数 据字库,从此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切割的一部分。如今,第一代的字体设计师尚有一人健在,第二代健在的传承人已全部退休,第三代“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传 承人都已年过50,虽流失过半,但仍有几位留在研究所里,一直默默地从事字体设计与制作,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有着对字体设计的热情。而在外界,这段曾经辉煌 的历史还未被每天使用着这些设计成果的年轻人知晓,就已默默湮没在时空中。

  近四十幅字体设计字稿重见天日

  2007年,借着“申遗”的推力,印刷技术研究所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要将长期流失的资料全部 收集回来,还原研究所字体设计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储藏室这一尘封几十年的“仓库”里,工作人员觅回了大量的珍宝,四大字体设计原稿“重见天日”。“数量最 大的是宋一字体的设计字稿,16开大小的方格纸,每张写有十二个宋一字体的设计字样,七万多个字的原稿,纸张累积起来居然有十几本《辞海》那么厚。”工作 人员说。

  除了四大字体的设计字稿,还有近四十幅原创字稿被整理一新,一幅字稿将近万把个字,其中有很多幅设计都还未推广应用,这些未信息化和产品化的原创新字体,是老一代设计师留下的宝贵财富。如果不是因为“申遗”的资料需要,也许已经被永远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中。

  “我们还发现了一整套的专业技术资料——《印刷活字研究参考资料》,这也是字体研究所‘技术上最珍贵的资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找 到的一张张或泛黄、或破损、或是中文打字、或是刻在蜡纸上的资料上,刻印了第一代字体设计师在设计四大品种字体时的要领、过程和心得体会,还有在设计中逐 渐形成和完善的各种字体设计规范。在这套资料中,有三分之一是日本字体设计师的先进理念与科学技法的翻译文章。当时字体研究所和日本的字体设计师技术交流 频繁,大大促进了设计的热情和技术进步。这些字体设计技术上的总结和探索成为当时每个工作人员的必读材料,是当时的字体设计“圣经”。“当时,很多设计师 就是通过这样的‘外交’,提高了设计热情。所以,这套资料本身也是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对今后的字体设计工作和新一代传人的教育培训有参考价值。”

  打字时看报时请想起他们

  如今,研究所的储藏室已经修复一新,这些重见天日的珍贵历史资料也被细心照料着。研究所将包括四大字体在内的所有原创字稿进行了修补和 整理,放置在统一规格的盒子中进行编号,并输入电子文档,方便今后通过电脑检索每一个字体。一盒盒摆放整齐、包装古朴的原创字稿分门别类地收藏着。

  印研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近两年时间,印研所对当年九辑的《印刷活字研究参考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和编辑。在整理文集时,通过搜索 选取十篇与字体有关的学术文章,构成第十辑,增编重印。这本近500页厚的新版《印刷活字研究参考资料》,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字体设计每一道工序的要领和心 得,字体设计最精华的部分通过重新编印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价值。一位负责“申遗”的老同志告诉记者,印刷技术研究所正努力逐步建立“字体创写——字库建设——字库产品化”体系,使汉字印刷主流字体不断推陈出新,世代相传。“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轻人在打字的时候,在看书看报的时候,可以想到,这些字 体的创造发明者是研究所的老一辈字体设计师,就在上海,就在我们身边。”

  》浮沉历史

  磨了半个世纪的四大字体送与他人做嫁衣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家专业字体设计单位。在此之前,印刷字体还沿用新中国成立前的铜模铅字,各种印刷字体还杂乱无章,没有 统一的范式,印刷师傅“自成一家”。直到1960年印研所成立,字体的研究才慢慢走上正轨。为了寻访这些字稿背后的故事,记者拜访了多位“汉字印刷字体书 写技艺”的传人,也拜访了数位印研所历史和发展的见证者,其中包括印研所现年82岁的何远裕老所长和现任所长周建宝等人。设计师们回忆起印研所几十年来的 沧桑演变,有巅峰时的光荣,有衰落时的忧虑,也有复苏时的期盼。

  辉煌:

  《辞海》、《毛选》的字体诞生于此

  研究所成立后接到的第一项使命是:为《辞海》设计字体。

  为了《辞海》的印刷取得面貌一新、赏心悦目的效果,首先就需整修正文用的“宋体”与字眉用的“黑体”。字体设计师们广泛研究、比照古今 中外多种善本、精品图书、主流报纸印刷字体的优缺点,选择了《人民日报》所用的一幅名为“秀颖体”的日本字体为蓝本,设计人员为这套字体进行了加工。字体 保留了字形大小与结构空隙匀称的优点,在笔形上渗入了中国传统书写体的韵味。在不影响整体字形的大小匀称、重心一致的前提下,在结构上渗入了汉字传统书写 的习惯。

  这副字体的设计前后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共配写了简繁体字约18000字供《辞海》出版正文之用,也是我国自行创写设计并制作的国家标 准化规范化的第一副印刷字体“宋体”。现用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就是用这副字体印制的,此是字体研究室成立以来自行更新设计的第一副字体,故命名为“宋一体”。

  与此同时,黑体组为了解决《辞海》书眉用黑体字的需要,选择了当时《新民晚报》使用的6号黑体字为蓝本,在笔形中渗入中国书法味,总字 数与“宋一体”相同,取名为“黑一体”。之后,挺拔秀逸、简繁字兼备的“宋二体”,端庄稳重的“宋三体”,结构严谨“黑二体”等字体也在印研所里相继问 世。至今,它们还在教科书、词典、公文等地方扮演着它们各自的角色。为《辞海》打造的宋一体、黑一体,为《毛选》设计的宋二体、黑二体都成为了永恒的经 典。

  精致:

  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表情

  这个小小的印刷研究所人才云集。印刷界的元老,印刷厂排版车间主任,还聘请了著名绘画专科书法家钱君陶先生作为顾问。各种刻字高手、善写正楷字体的书法家、善写美术字的好手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打铅笔稿、划横竖墨线、勾撇捺墨线、填墨、整理描白——这是每一个字诞生必经的五道工序。一幅字体大多在15000或18000个字, 少的也有8000字,这不是设计师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整个团队的协作。然而,每幅字体的修正由多人共同完成,这么多的字却必须在大小、结构、重 心、粗细、笔形与风格的掌握上达到如出自一人之手,这绝不是一件易事。

  “宋体字横细竖粗,撇稍是尖的,捺笔是粗的。仿宋体横竖接近,更强调起笔和收关。黑体字横竖差不多粗,强调的是醒目感……”说起不同字 体的特色和差别,这位年过七十的设计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每一种字体都是有表情的,设计团队为他们定格了属于各自的表情,也将设计师的想法 和感情融入其中。

  挑战:

  字体设计被字库公司无偿占有

  1979年英国蒙纳公司宣告他们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试制成功,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承担起蒙纳中文激光照排系统整理数字化字库 的工作。传统字稿遇到激光照排系统,立刻遭遇水土不服。于是,设计师将来字稿横直笔画1:2.8比例的“宋二体”稿修正为1:2的比例,然后才进行数字 化。其他字体也须作适当修正。这套为新设备量身定做的新字体在演示中收获了海内外的阵阵掌声。此后的10年,印研所从世界上的各类比赛中找回了曾经的光 荣。

  配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数字化项目完成不久,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潮流席卷而来。而在这个转折关头,研究所却没能回过神来,他们没能将宋、 黑、仿、楷四种字体申请保护,反而从非正常途径被多家字库公司无偿占有。各种字体开始“抽枝发芽”,编入了计算机软件中,“潜”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现 在的用户很难想到,在这些我们随手键入的文字中,蕴含着老一辈字体工作者的心血。

  现在,印研所正准备开拓前路,一边在设计字体,将字体的设计艺术传承下来,一方面也在设法开拓市场,让字体设计“再造血”。“字体开发 工作是不赢利的,但印研所必须设法造血维持生存。”印研所负责人说。为了让印研所造血,研究所在近年还分别与同济大学、北大方正等公司合作开发项目。“我 们正在开拓前路,但设计人才,版权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着,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给予重视。”负责人说。

  》未来,他们在努力

  一边进行“保护遗产”

  一边开发“造血工程”

  52年的无名英雄

  版权难题至今无解

  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之后,经过整旧创新的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相继问世。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当时的设计成果全归公有,如果领导同意,就能到印刷厂借用字稿。

  1974年8月,国家发起“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这一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四大字体与计算机接轨,这也催生了 北大方正、华光等一批明星企业。如今我们在电脑中输入的常用四大字体,全都得益于这一场印刷业的技术革命。印刷技术研究所的四大字体设计字稿通过这些企业 技术人员的努力,全部成功变成了计算机内的字体,然而没有版权意识的印研所在这之中贡献了原创的字体设计字稿,却成了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748工程后,适合“激光牌照系统”的数字化字体设计完成不久,印刷业就开始直面市场潮流。字库公司相继成立,这些印刷字体在不知不觉 中被流入市场。字库公司在这些字体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制作、排版。而最初设计这些字体的印刷研究所却渐渐被人遗忘。“现在电脑上使用的宋体是在原来印研所 宋二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而市场上使用的文字,或多或少都有印研所的影子。但是,版权问题早已经成了历史遗留问题。”印研所的工作人员说。

  新字体取得专利

  却不敢投入市场

  2011年,印刷技术研究所着手进行的大项目如愿完工了。经过整整3年时间的心血投入,名为“字典宋”的新字体诞生了。“这是我们研究 所在原先宋一体字稿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目前这个新字体字库里的汉字数量达到了7万个。”这一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研究所就已经为字库申请到 了专利,但当记者问及计划多久后进入市场,普通消费者可以在电脑上使用时,工作人员都愁眉不展。

  “说白了,就是知名度不够。如果大家都知道《辞海》、《毛选》的字体是来自我们研究所字体设计师的设计,我们要投新字体也不会像现在这 么困难重重了。”一直以来,字体设计师们的设计成果始终得不到重视,当下中文字库的畸形“免费”市场,让人们对中文字库存在着巨大的误解,均漠视了中文字 库作为一种美术作品集合的数据库而应得到的相应知识产权。“客户不知道打的字是从哪里来的,又怎么会来买你的新字体?”这是眼前不得不面对的市场风险,研 究所只能先养精蓄锐,等待不知道何时会降临的市场机会。

  记者了解到,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不同于西方的字母文字,一款独创的中文字体至少需要创作6763个汉字,最多的则需要超过7万字,而 西文只有100多个字符。这些字体需要花费设计师多年的时间和心血,一笔一画精心设计而成。在计算机字库中,单字集合而成的字体文件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每 个字在传情达意的同时,也表达着视觉审美含义,具有独创性的单字也应该作为美术作品保护。而在计算机字库中还包含着一系列程序指令,因而字库软件应当受到 软件著作权保护。“而目前社会上很多单位和个人对汉字计算机字库产业缺乏了解,法律保护严重不足,字库受到盗版的严重冲击。”工作人员称。

  字体设计人才青黄不接

  新字体靠谁设计

  “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的第一代传人如今在世的只剩下一人,而现在在印刷技术研究所里的字体设计室里工作的已经是第四代的员工了。记 者在工作室里看到,这些年轻的工作人员,有的是80后,有的是90后,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整理旧字稿,使这些字稿适用于电子系统,让它们“活下来”。但却少 有年轻人像当年字体设计师那样,用十年一剑的心力,去设计、打磨一套精致的艺术字体。“后继乏人啊。”老设计师感叹道。

  要吸引人才,收入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印研所虽然正在尽力拓宽市场,但字体设计终究还是“公益行业”,这些资深的字体设计“老法师”都 无法得到客观的收入。另外,人才的培养也缺乏激励机制,“比如职称问题,行业内没有专门针对字体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失。”印研 所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最缺乏的并非将字体“市场化”的技术人才,而是字库“母体”的设计人才。字体数字化、字库制造并非难事,市场上 也有许多知名公司在从事相关的运营工作,但设计人才的培养却并非一朝一夕,他们需要一定的书法功底,经过系统培训,并且有“定力”磨炼技术。

  同时,字体行业的教育也不容乐观。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高校中鲜有专门教授字体设计的对口专业,字体设计的选修课也因其枯燥的字体设计流 程抓不住学生的兴趣,常常门庭冷落。“学校里缺乏对口的专业,而靠市场分配我们很难吸引到有竞争力的人才,但现在的我们,确实很需要新生的力量给印研所带 来改变和突破。”印研所的工作人员说。

  》第一代字体设计师回忆设计过程

  这是要好多人一起来完成的

  徐学成 老先生 口述

  早先的研究室里,一个字体设计小组里有八九个人,八九个人写的风格要形成一个风格是挺困难的。那么一定要定规范。一个是笔形规范。因为 中国的字基本是挑点撇捺横竖勾折八种笔形,笔形对字的风格起着很大的作用,有怎么样子的笔形就有怎么样子的风格。一个是笔形起作用,还有一个是字的结构。 结构就是比较紧一点或者比较松一点,最后要形成统一。最后负责的一个人要根据字样的要求把其他人写的字融合在一起。

  我设计完黑一字体后,接下来之后马上就设计黑二。黑一和黑二基本上是用原来旧有的字体,根据汉字要求进行设计,同时配合简体字写的。等 到宋黑的时候,这种字体是原来没的,属于创新了。宋黑是1965年时候设计完成的,当时我为什么想到写宋黑呢?黑体字的主要作用是排标题,它的特点优点是 醒目突出,比其他的字都醒目。宋体字当时是印刷体中主要字体,既有宋体字的特点,又有黑体字醒目突出的效果,可以来代替黑体字。因此我在宋黑体上的横划和 竖划要和黑体一样,在视觉上感觉一样粗细。在撇捺挑钩等方面基本同宋体一样,只是加粗一点、浑厚一点。当时也不是写了一次字样,反反复复写了好多次字样, 最后定稿。后来就定下来。定了之后也不是我一个人来完成,也要好多人来完成。我现在一生的遗憾就是电脑字文盲,假使说我能熟练掌握电脑的话,我可以做出很 多新的字体,品种会多,质量也高。


在线编辑:angel
本文链接:


推荐阅读:
·2021第十五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 征稿章程
·2021第七届“学院派奖”全国艺术与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青春唯美插画培训网络远程班正在招生
·第八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启动
·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获奖名单公布
·2021第七届“学院派奖”全国艺术与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第六届“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免责声明: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对本文有异议,请联络本站!
转载要求:文章作者及来源信息必需保留。转载之图片、文件请不要盗链本站地址,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

近期推荐报道 返回首页更多精彩等着你!

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漂亮的红色李子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一个古典的小木箱
Photoshop| Photoshop打造柔美的黄褐色外景人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简单的蓝色光影立体
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半透明的光影花朵Photoshop| Photoshop调出外景写意图片梦幻的
Photoshop| Photoshop给草地婚纱美女增加流行Photoshop| ps利用滤镜及图层样式制作逼真的石块字
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浓情的巧克力糕点字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光滑的红色立体心形
关于本站 | 联系方式 | 商业服务 | 合作伙伴 | 站点地图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