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现场
Site of Events
设计的姿态有很多种,但深圳设计师黑一烊带领的山河水团队,他们的工作展现出了强烈的现场性。
从现代主义早期的一开始,设计就是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介入事件的创新方法。设计本身不是主体,设计者才是主体,而设计的客体则是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事件意味着我们工作的形状与性质,用事件而不是具体设计媒介来描述平面设计,这一姿态让平面设计重新成为了动词。而这恰恰是在设计行业专业化发展许 多年之后,今天被大多数设计师遗忘的。
深圳是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一个策源地之一,其30年的平面设计高速发展也同样映射了中国30年的超级发展速度。时间、效率、成本、速度,一切都是临时的,一切都是不确定,最后一刻交稿死线前的熬夜与拖稿,在瞬间出现的一个仓促的商业会展与艺术活动。低成本、劳动密集型,如同一个动员能力巨大但浪费严 重的特色社会,无休止的设计劳动背后,是否都游荡着一个个人权重灾区的富士康幽灵?
拜中国广大城乡生活的启示,似乎小黑个人更偏爱将光作为媒介,偏爱将这一非物质媒介从内到外,在现场贯穿,与城市交融。X展中,完全没有照明的临时 场馆里,用30cm、60cm、90cm三种基本尺寸的日光灯管组成的“光之字”,图形代替照明,语言代替导示。在展览空间与建筑外墙,在急速生长的城市森林,这种低成本的光抚慰着围观展览的中国设计从业人员的脆弱心灵,如同这个城市中其他黑暗角落里的粉红色光线。而在海报场景中,这些拥有散漫光源的灯管 组成的英文,它们被摆放在深圳的各个角落,菜市场、城中村、天桥、地下通道、停车场、旧楼天台……,忙碌的人群或穿梭或交融在这些安静的发光体中,却没有 人知道它们的意思。另一个项目,社会能量展深圳站的劳动密集型发光充气装置也异曲同工。
今天,因未来的不确定而带来普遍的不安全感。不确定与临时感已然成为我们的社会政治现实。《大生意3》将全球化时代的货币拼贴重组为一个个不确定表情的华人面容,折射出成功欲望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指明了社会观察、消费互动、真实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混乱、插队、坑爹、山寨的屌丝奋斗史,也伴随着冒险、自由、无畏、勇敢的欲望成功学。就如同那个X展海报中的略显疲倦的年轻人,那些未来的中国合伙人,该如何保护好自己易碎的理想与初心?
与以前1980年代以来的初生岁月最大的不同是,过去的好时光消失了,行业协会代表的资讯提供资源已不再关键。更为重要的是,行业的边际已然破溃。在帝国的边缘,设计师拓展疆界的同时,也在消解平面设计中央集权的威严。今天的设计者,需要将平面设计、市场推广、广告片、艺术展、建筑空间、城市化、社 会行动融为一体,需要让设计成为综合媒介,需要让设计和社会发生关系,需要不一样的思想基础与知识准备。
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现场,产生关系的事件热点就是今天的现场。而设计师们,都准备好了吗?
真实世界
The Real World
为什么设计?对现代主义以来的职业化设计而言,设计就是消费主义丛林与样式主义浪潮。设计制造了我们的欲望,成为有计划的废止,成为江南风格整容术,成为阴暗的同谋。
设计是工具,是一把刀,可以杀人也可救人,如同视觉语言,除了洗脑,还能做什么?设计者个体对设计目的、设计意义的不断质询,是今天平面设计最紧迫的问题。
相对于大中国地区的塑料美学,香港的商业设计有一种契约社会里特有的真诚劲儿,付钱拿货,商业精神。CoDesign是典型的香港设计公司,余志光与林伟雄在商业与文化领域表现优异。
CoLab是CoDesign的蒙面佐罗与自我镜像,是collaboration和laboratory合体,协作与实验共生,如同AMO之于 OMA。主要与社会企业协作的CoLab,贡献了他们在商业丛林中练就的一身一流功夫。社会企业空有抱负却没有手段,而CoLab却游刃有余地以专业品牌 术与市场魔法术回赠,所做只需去伪存真、去浮存精——设计的意义不就是揭示真相吗?这给了今天的中国设计一个珍贵的实践范例,他们的工作着实让所有内地设计师汗颜,更不用说我们日益严酷的现实世界。当蚊型社会企业造出真正的人民肥皂时,这不是另一个世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当一切都变得虚假,我们该如何面对世界?哈维尔的建议是:活在真实。
真实不虚——不是现实而是真实:包括为他人非己与成人之美;包括为这个嘈杂的世界贡献直接、简单与安静;包括去除漂亮糖衣,袒露内在真实;包括主动与更多人分享设计观。CoLab对cafe 330、i"mperfect、区区肥皂、PMQ等社会项目的设计介入,以及与区区肥皂的分成形式,也为CoLab开展了一条全新的道路,CoLab切切 实实地肩负着一个品牌,预示了创造性与理想主义混合产生的新文化的可能性。在这些项目中,设计成为美好未来最重要的贡献者与建筑师。契约社会的协作让人羡慕,更让人反思。设计师在音乐、影像、文案、产品、媒体、艺术、广告、零售、青年文化、社区创新、社会企业、传统工艺、历史文脉、东方思想中自由穿行,如 同Neo般。
通过设计把imperfect变成i"mperfect, 杯子只是第一步,CoLab起愿发起i"mperfect次品再造运动,试图将之扩展到工业生产中的同样问题(如下架书重新包装廉价再推)。CoLab更为宏观地思考如何去改变大众对瑕疵的看法,一种对于生活的仪式与郑重——任何不完美的物品,另一个环境下就变得完美,人与关系亦复如是。这种机锋与禅意,让设计有机会包容真实内容与思想,让产品使用变为器物实践,将精神世界的启示与人生智慧的分享,像一颗种子一样植入用户的内心。
重塑扭曲的设计三观吧,即便这个世界已经如此黑暗,我们的设计还可以贡献什么?每个个体的真实与觉醒,将是这个世界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