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 任伯年《赵德昌夫妇像》 1885年

任伯年(1840-1896),早年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为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任伯年受家庭熏陶,幼时从父学画,10岁左右便可靠目识心记为客人写真,为以后的肖像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随族叔任熊、任薰学画,并受到曾波臣、陈洪绶、费琦等历代名家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侨居上海后,耳濡目染新兴商业都会的人情世态,他在吸收文人画诗情的同时又在文人画中逐渐加入市俗趣味;还曾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会办的图画馆学习过西洋素描写生,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与深入刻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描画人物神形毕露。
任伯年是“海派”中最为突出,艺术成就最受瞩目的画家之一。“海上画派”画家的特点是,善于将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相结合,融入世俗生活情趣,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格。此作是任伯年45岁时为外祖赵德昌夫妇所画肖像,正是其肖像画风格最为成熟时期。右上署款:外祖德昌赵公既祖妣魏太孺人之像。在这幅画中,他融精妙的肖像技法和简练的人物勾勒于一体,重点突出人物神态:注意面部明暗体积关系的刻画,主要部位仍以线概括,只在五官结构转折处,稍加干笔皴擦或淡墨烘染,增加了画面厚重感,以典型的“钉头鼠尾”描法展现其内外折转的衣纹,为了使整体画面统一,在人物衣纹线条下方辅之以淡墨皴染,使之笔法协调一致,并用干墨皴擦和湿墨罩染的方式表现出皮毛之装。画面地毯的纹饰是云鹤图案,寓意“云鹤仙境”,意为长寿、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