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网锐志网络淘途找素材上91
创意在线首页
平面设计交互设计CG动漫工业设计建筑环境数码影像创意搜
 首页大赛征集资讯教程画廊访谈作品集创企同盟设计招聘人才专区竞赛台专题论吧 找素材看酷站设计网址库
资讯 创意征集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艺术 > 正文
【设计问道系列】科技与设计:访著名设计理论家高兴博士
作者:彭贵军、高兴 来源:中国创意同盟 发表时间:2014-9-17 14:43:07 浏览:
我爱设计网  设计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中担负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作为设计圈子内外的共识早已毋庸置疑,然而,自近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设计之间原本就保持着紧密联系的“技术”作为一个中间介质,在“科学”和“设计”之间搭建了一个快速且宽广的通道,这一通道的出现,对于科学来讲,是实现了理论快速、广泛而现实的转化,“科学造福于人”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思维层面的幻象,科学价值的广延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对于设计来讲,则是实现了几个部分的突破和飞跃:首先,是与设计相关的“技术”实现了从“窄”向“宽”的转化。这种转化意味着设计实践中“构想”向“实体化”的转变具有了更多的路径,同时“构想”所需要的思维空间也变得更为宽广。其次,设计本身的科学性得到显著的提升。设计从最初的产生就具备了一定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的性质,在其与人类进化发展紧密相伴的过程中,这种天然的属性在不同的阶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和明确,因此,即使说“设计本就属于科学实践的范畴”也并不为过。再次,设计的发展越来越脱离以往纯粹的“视觉”和“形态”的框架而趋于产物的创造和创新。上述有关设计的现实变化和未来发展走向不仅作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点,而且作为现实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向,对于当代设计总体面目的形成构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中国当代设计总体面目理性而清晰的认知,也是活在当下的设计师群体所亟待具备的,对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给广大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照。作为多年来潜心于设计基础理论、跨界理论研究并取得较为显著成果的著名学者,高兴博士以其视野的开阔、视角的独特以及思想的深邃在当代设计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为保持访谈的连贯性,我们继续委托著名策展人、中外视觉艺术院执行院长、中国创意同盟运营总监彭贵军先生对高兴博士的进行访谈,先讲访谈实录刊登如下:
中国创意同盟运营总监彭贵军在四川都江堰迎接高兴博士,并在此完成本次访谈
彭贵军:高博士,您好!“设计”与“技术”之间似乎是一个非常富有历史感的话题,早在近代设计阶段就已经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有关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论断。时至今日,设计界对于这个方面的研讨也并未停止,不仅如此,还大有扩大和延伸之势,这虽然可以笼统地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但我们更希望您能够从深层和本质的层面来对此做一些分析。
高兴:好的!就设计而言,“技术”一直是其不可或缺和回避的重要元素,从设计行为产生直至其不断获得发展进步的不同阶段,技术在其中不仅是“相伴左右”,而且成为“现实设计构想获得实现”以及“现实技术得到彰显和推广”的重要路径。就这一点而言,每一个阶段所出现的设计,既是人类思维的表达,也是人类技术的展现。进一步来讲,设计的进步也不仅仅是设计本身的单方面进步,而且是以“技术”作为媒介所保障的构想获得实现的程度得到不断的提升。在传统的设计中,由于设计与制作两者之间因实践者本身的二合一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设计自身的“设计技术”概念并不存在,谈到的技术往往是指传统的产物或器物的加工技术,例如陶器或石器的加工成型技术,其中包含了对于“材料”属性和加工方法的认知,也包含了相应的加工工具和工艺环节的认知,这个部分实质上就是后来技术工程学范畴中的部分内容。即使到了当今,这部分的知识依旧被相关的行业作为“传统技艺”的重要组成成分加以传承。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部分在人类社会从以往走向当代社会的过程中,逐渐由从属于设计和产物加工双方面的共同知识和经验转化为仅仅属于产物加工这个单一的部分。这种变化既反映了设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由“人类实践之母”这个源头演化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反映出在设计的直接参与和作用下,人类实践逐渐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简单趋向复杂,从局部迈向系统。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反映,就是设计自身的发展由于其与人类社会之间无与伦比的紧密关系,反而在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逐渐被忽略的趋势。检视人类的发展,不难看到这种状况不仅存在,而且真实地演进为即为现实的结果。这种情况对于设计来讲,产生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后果:有关设计自身的技术被很大程度的忽视,同时,在事实上与之紧密关联的技术也被最大限度地忽视,设计被现实的人类社会越来越视为“做表面化处理”的实践类别,越来越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小儿科”。
彭贵军:这真是设计的悲哀!想当年先民们殚精竭虑所从事的具有“实践先河”性质的设计实践,到了人类社会一定的发展阶段却遭遇了如此这般的际遇,也确实会使设计学者们生出太多的感叹。面对这种状况,是否能有一些补救的方法呢?
高兴:作为一种现状,设计所面临的这种尴尬,由其萌生并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与人类相联系的实践行为都面临着人类随时进行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仅是针对实践而进行的方式方法、路径原则的变革,而且包含着和人类其他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类自身关联程度等方面的改变。尤其后者,对于“人类-设计”这组对应关系的历史变迁构成了非常有效的解释,同时,事实呈现出的变化也直观的成为相应的佐证。当然,虽然具有理性的认知并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形成必要的反思并不是梳理“人类-设计-技术”之间应有关系并不是一种目的,但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路径,对于着眼当代构建这三者之间的良性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看,“补救”需要首先明晰一个核心:现实的设计应该对于“技术”形成一个区别于以往的认识,它既不是单纯的构成设计从“构想”转化为“实体”所需的视觉或实体专门化技术,也不仅是以往的器物用具生产制造所依凭的加工制造技术,而是以科学发展为前提,以科学现实服务于当代人类为基础,综合了上述两个方面所形成的综合技术概念。具体来讲“补救”的方法,应该由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展开:宏观的部分是指社会范畴中的有关“科学与设计之间具有极为紧密对应”理念的快速形成和广泛普及。这里的“社会”范畴不仅是指社会公众,而且包含设计师群体在内,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微观的部分是指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设计人员对于设计与科学之间关联性的认知,以及在现实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和原则:例如通过“科学技术普及”和“科学技术前沿”等方面课程的开设,来增强有关科学技术进展的了解,并且强化完善头脑中对“科学”概念的认知,以及与自身所学专业之间的普遍联系。此外,在实践性的课程中,要加强课题本身的科学性,在具体的课题展开过程中还要刻意引入当前科学技术范畴中的一些要素,即,倡导学生对于着力于开发建基于当代科技的概念性设计,因为设计需要解决的是未来时态的问题,而非仅仅满足于对当下问题的解决,所以培养具有前瞻性的设计人才始终是设计教育的目标。而所谓的“前瞻性”中,就包含着相当比重的对“科学技术”的掌握。
左为著名设计理论家高兴博士,右为中国创意同盟运营总监彭贵军
彭贵军:如此看来,科学技术对于当代设计的意义不可谓不深远,价值不可谓不大。这一点的确应该成为包含设计圈子在内的整个社会范畴的共识!当前是一个科技高速进步的阶段,“高科技”“高技术”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富代表性的词汇,处在这个环境中,设计又当如何?您能否进一步针对这一点来谈谈?
高兴:好!当前的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结合与以往相比总体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之所以说它复杂多样,一方面,是由于设计实践的类别不断增加,例如,以往没有的“公共服务设计”“临终关怀设计”等概念不断出现,对此已经难以简单的定义为“单体设计”或是“系统设计”抑或是“设计系统”,表面上看,设计本身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部原素进入设计的范畴,成为设计新的组成内容;本质上看,却是设计面临着自身知识结构改变,实践路径调整以及实践指导原则和方法变革等翻天覆地的剧变。从设计学单一的视域来看,设计已然如此。而从整个制造行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科技进步来看,设计不仅已经被纳入加工制造的范畴,而且成为加工制造实践的核心。现时阶段中的加工制造逐渐被提升为高技术密集、整体实践充分体现出系统性特质,在这个背景下所产生的任何产物,无论是小型的个人电子产品,还是家用的电器、轿车,还是公用医疗卫生器械,还是大型的航天飞行器、航空母舰,都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的属性特点:高技术保障下的先进制造系统所产生的产物。设计在其中不仅没有遭到削弱,相反却得到了以往无可比拟的关注,这种关注意味着设计已经成为加工制造技术的重要线索。
从“设计方案的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加工方案的确立-加工工艺的应用-成品的产出”这个过程可以明显看出设计在其中所担负的工作是全方位的,换言之,能从事这种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也绝非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所能够培养的,如此,它同步地对于现行的设计教育构成了极为严格的批判,并对于后续的设计教育提出了高而严的要求:所谓“高”是指对于高科技的了解和掌握必须要成为设计教育的重要方向以及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所谓“严”是指通过课程考核、课题设计考评、设计实战来切实地完成教学环节对于设计人员头脑中高科技概念的切实培养以及对于现有技术成果的应用、对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和假想。从这个意义上讲,面向未来的设计师更应当是一个科学家、一个充满科学造福人类理想的发明家。
彭贵军:感谢高博士,您的一番高论确实很有见地,对于现实的设计实践从教育到实务都颇富指导性,作为一位多年来关注设计系统科学性并取得较为显著成果的学者,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不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高兴:谢谢贵军先生,也感谢中国创意同盟编辑部能够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正如你所言,作为一个多年来关注设计系统科学性的研究者,我个人认为对于设计与技术这两者关系的关注不仅应当集中在倡导“有用”和“使用”这个正向的方面,而且应当聚焦于“反思’有用’”和引导“适用”这个逆向的部分。尤其是后者,真正关乎设计在人类社会走向未来这一进程中的价值。希望随后有机会就这个问题与大家交流。

高兴简介:
高兴,博士,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无锡太湖学院客座教授。先后获得江南大学文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江南大学工学(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设计师协会(CDA)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外美术研究院理事、研究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蓉城美术馆学术主持、特邀评论家。
出版有《新设计理念》《设计概论》《设计伦理研究》《设计问道》等专著7部,在《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理论学刊》等CSSCI刊物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篇,EI及ISTP双检索论文2篇,ISTP检索论文3篇。2012年荣获首届中国当代美术文献奖; 2014年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世纪大采风“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

彭贵军简介:
彭贵军,策展人、媒体人、艺术史学者。
先后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美术学》专业,四川省诗书画院《中国书画》研修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高研班。
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史论、艺术策划与管理、艺术制度与传播、中外艺术交流。多篇论文发表于《艺术研究》、《艺术批评》、《美术界》、《美术教育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主编并正式出版的艺术类、学术类书籍被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三十余家全国知名图书馆永久收藏。
先后组织策划:全国青年美术家提名展、中外美术家国际交流展、川渝艺术家学术邀请展、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全国平面设计大展、中国当代设计双年展、中国当代设计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展览及学术活动。
曾任成都蓉城美术馆馆长(2009-2014)。现任中外视觉艺术院执行院长,中外美术研究院秘书长,中外美术网总编,大型年度出版物《中国创意设计年鉴》主编,中国创意同盟运营总监。


在线编辑:angel
本文链接:


推荐阅读:
·2021第十五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 征稿章程
·2021第七届“学院派奖”全国艺术与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青春唯美插画培训网络远程班正在招生
·第八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启动
·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获奖名单公布
·2021第七届“学院派奖”全国艺术与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第六届“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免责声明: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对本文有异议,请联络本站!
转载要求:文章作者及来源信息必需保留。转载之图片、文件请不要盗链本站地址,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

近期推荐报道 返回首页更多精彩等着你!

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剔透的红色玻璃樱桃Photoshop| 详细介绍制作精致的红色卡通小火箭
Photoshop| Photoshop给公园长凳上的美女加上Photoshop| Photoshop给绿树中的美女加上程曦
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小巧精致的金色玻璃Photoshop| Photoshop制作漂亮的金色教师节立
Photoshop| Photoshop打造完美的冬季冷色彩妆Photoshop| PS超强合成花丛中长有兔耳朵的童话美女
Photoshop| PS合成雨雾中的神奇水泡美女Photoshop| Photoshop抠出杂乱的拱门并简单美
关于本站 | 联系方式 | 商业服务 | 合作伙伴 | 站点地图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