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据可视化 | Data Visualization
至于对信息的呈现,越来越多的APP开始尝试数据可视化、信息图表化,让界面上不仅仅是列表,还有更多直观的饼图、扇形图、折线型、柱状图等等丰富的表达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若真想实现,背后的复杂程度也不容小窥。

Nice Weather用曲线图来表达温度的变化,Jawbone UP用柱状图来表达每天的完成情况,PICOOC用折线图来表达每天体重、体脂的变化。移动APP利用数据可视化,可以在更小的屏幕空间内,更立体化的展示内容。
四、卡片化 | Cards
卡片也是一种采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形式,无法考究这种卡片的设计,是从Metro的tiles流行起来的,还是从Pinterest的瀑布流流行起来的。总之我们可以发现,Google的移动端产品设计已经全面卡片化了,甚至Web端也沿用了这种统一的设计语言,据说是Google搜索的体验负责人引领的设计语言统一升级。

luvocracy的卡片流突出信息本身,用大图和标题文字吸引用户,强化了无尽浏览的体验,吸引用户一直滚动下去。Google Now的卡片则更加的定制化、个性化。有的卡片是用来做用户教育的,有的卡片是用来告知天气的,有的卡片是呈现联系人列表的,有点卡片是显示待办事项的。不同的卡片都遵循在一个统一宽度和样式的卡片内,进行发挥和设计。既保证了卡片和卡片之间的独立性,又保证了服务和服务的统一化设计。Shazam则用一种趣味的卡片样式,呈现专辑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