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设计师的经典语录----没有所谓的西方建筑理念,时代差异比地域差异更重要;那些石头与建筑,是最好的历史语言。老房子的一切都是宝,一切都是最完美的;将自己的设计强加给建筑是错误的,每座老房子都应该被善待。
阳朔山间乡下,曲折乡村小路、青绿水稻田园、古朴老旧房子...
在这幅优美的水墨画里,藏着一家民宿,它叫瑞华庭院,和其它古朴民居一样,未曾粉黛、未经雕饰,安静的定格在阳朔旧县的画面里。
马头墙、青砖黑瓦、坡屋面、通透院落、跑马楼、七级台阶……一切都是原有的味道。而这也正是设计师要向游客传递的信息,就是让你真的住进一个老房子里,或许没有设计才是真正的设计。
我们经常感慨,设计师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但实际上,这一切都来之不易,艳丽背后堆叠着无数苦逼的故事……
瑞华庭院的设计师Franca
她叫Franca,是位来自瑞士的建筑师,2010年随丈夫一起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方兰”。一家人对“中国式”生活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和街坊邻居们坐在门口聊天、吃着胡同里的煎饼果子或陕西凉皮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旗袍是女性最理想的裙子”、“开裆裤是中国妈妈和奶奶们的伟大发明”,而“凉皮和朋友做的糖醋排骨”甚至比其它中国文化更加“引人入胜”。
Franca可爱的小宝宝与瑞华庭院。
与其说Franca遇见瑞华庭院、主人尼子是机缘巧合,不如说是上天注定的安排。她告诉我,当时正陪着父母在广西阳朔旧县旅行,遇见了一幢破败不堪的老建筑(现在的瑞华庭院),出于职业敏感,她被这幢传统桂北民居的独特建筑魅力深深吸引,高挑的大门、厚实的墙体、精美的雕花窗格、成体系的排水通道、木质的跑马楼(在雨天,人们可以在跑马楼中穿行而不用湿鞋;在二楼行走时,可以不下楼就到达所有房间)以及正房的七级的台阶……遥想200多年前的两广总督家宅、解放前抗日名将黎行恕将军旧宅以及众多名贵字画、瓷器、家具,现如今早已随着残垣断壁烟消云散。
断壁残垣,瑞华庭院的原貌。
野草丛生的庭院,木质的跑马楼。

巨大的反差让Franca暗自神伤,她用相机记录着这些建筑残损的美丽,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修复这些老房子,赋予它们新生、再现当年辉煌。
杂草生长在高挑的门楼上,青苔爬满了墙壁。
那次旅行,Franca还结识了这幢老建筑的主人——尼子,一个有着强烈乡村情怀的人,一个寄希望于在乡村隐居的都市人。然而,旅途匆匆,并未做过多交流。回京后,当得知尼子正在寻找一位可以让她圆梦的建筑师,于是乎便去了封邮件;岂知中国人不习惯用邮箱,迟迟未有回复,后来在朋友劝说下发了条短信,终于得到回应。相“见”恨晚,简单沟通理念和想法之后,尼子便决定将庭院交给她负责,并立即订了两张去阳朔的机票……于是乎才有了后来的瑞华庭院。
Franca发给尼子的邮件。
更有趣的是,Franca和尼子彼此在北京一直住着同一个小区,之前从未有过交集;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两个北京的陌生人在阳朔成为亲密无间的伙伴。
做老房子就是要保留它原有的味道,老房子的一切都是宝,都应该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