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题构思中的人形生物加上,这是一个有着些许人类特征的生物,也许是战后生存下来的人类变异体,这个阶段主要确定位置和动作就可以了。(图11)。

(图11)
强化光影的表现,这时候需要更多理性的去分析物体间的光影影响,包括形体转折形成的阴影变化,物体层级间产生的投影关系等;人为的控制光影的布局,将受光部集中在视觉中心部分。近景的草丛只需要绘制一小束即可,复制组合,使用变形工具进行略微的变化。
继续完整化这个作品的构图,加上了更多的前景植物,特别是左侧的植物,平衡了整个画面构图,同时进一步丰富这个场景的层次(图12)。

(图12)
经过这个步骤,画面边缘和四个角上的树干、草丛、树叶、藤蔓对主体的机体形成了一个包围结构,这样的安排使得视觉中心更加的集中(图13)。

(图13)
继续深入各个细节给机体加上被岁月侵蚀的斑驳痕迹,这里并不完全是锈迹和被腐蚀的痕迹,还有青苔、污渍、表面块状脱落的痕迹(图14)。

(图14)
也可以采用贴图的形式为机体加入一些材质,比如生锈和油漆剥落的金属材质(图15),图层属性设置为叠加或者柔光即可,具体的效果大家可以亲自尝试体会一下。使用过程中注意配合使用橡皮工具擦除一些局部超出的材质,避免整张材质在画面中过于死板,最后可以降低一些材质图层的透明度,更好的与画面产生融合(图16)。

(图15)

(图16)
材质处理好后,明暗关系往往会被削弱,我们可以通过罩染的方式加强画面光感,新建一个图层,图层属性设置为叠加,由于在自然光下受光面偏暖,因此我们选用喷笔工具在画面亮部喷上淡淡的橘黄色,亮部将更加突出(图17)
,

(图17)
藤蔓上小叶片的绘制其实只需要绘制一小簇,然后不断的复制,使用变形工具变形并加以组合,局部擦除一些就可以了,然后将叶片复制到藤蔓的各个角落,只需要注意不同位置中控叶片的明暗变化(图18)
。

(图18)
在绘画过程中需要经常的全局来观察整个画面,以便及时的修正问题,基本的作画步骤就是整体-局部-整体这样的循环过程,一遍又一遍的整体观察-细节刻画-整体观察。经过上面几步的绘制,主体部分的细节已经开始丰富起来,这个时候其他部分也需要跟上,避免画面的脱节(图19),

(图19)
这个阶段中在画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分别加上了两个生物,分别以蜥蜴和蛇为原型,略微加入一些变化,感觉是由于辐射或者是长久来的进化而产生了变异(图20),这是设计中的一个典型方法,许多科幻大片里的生物设计基本都是在这个理念上进行设计变化。

(图20)